左手BC,右手TOPCon,功率低5W发电仍反超

Connor 币安binance官网 2024-10-21 26 0

都说光伏电站的发电性能是一个玄学,因为很难有客观的实际对比场景。到底是BC的发电能力强还是TOPCon更强?来自浙江嘉兴的郭总为了验证BC电站实际效果,在自家厂房屋顶安装了BC组件和TOPCon组件,在同一块屋顶上,相同的朝向,相同的角度分别铺设了相同块数的隆基BC组件和某品牌的TOPCon组件,采用了完全一样的排布方案和逆变器。

左手BC,右手TOPCon,功率低5W发电仍反超

来源:隆基绿能

因为选型的问题,这个电站上BC组件选用的是额定功率585W的防积灰组件,TOPCon组件选用的是590W的普通组件,虽然自电站4月并网以来,雨水颇多,防积灰的优势还未显现,但是BC组件整体的发电量却比TOPCon高0.26%!通过实证分析,折合单瓦来算BC组件单瓦比TOPCon多发1.5%,预计随着时间的延长,BC防积灰组件的发电量还会持续领先。

左手BC,右手TOPCon,功率低5W发电仍反超

来源:隆基绿能

实际的发电数据,是检验光伏技术的唯一标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对于快速演进的光伏产业而言,这一点尤为显著。该行业的基础理论嵌套在两个核心点:度电成本必须不断下降,同时技术的转换效率需稳步攀升。

展开全文

随着光伏技术从PERC向TOPCon,再到BC的迁移,我们目睹了技术革新的波浪一浪接一浪。然而,BC组件作为行业的新秀,在发电性能方面到底有何表现?最终,我们依靠实实在在的案例数据来作出评判。

据业界消息,市场上的BC组件销量已冲破10个GW大关,这是BC技术在光伏领域首次达到这样的销售水平,傍证了这一技术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广泛铺开使用。日渐增多的证据表明,在实际发电效率和耐受性衰减方面,BC技术的光伏组件展现出多项竞争优势。

据不完全统计,包括国家光伏质检中心(CPVT)、多个光伏检测机构,以及大量生产商、EPC公司和电站业主均积累了丰富的BC组件发电数据。尽管如此,还是有很多并非光伏领域专家的人对BC组件的性能了解不深,对于组件的选择显得犹豫。

记者在7月25日举办的隆基绿能线上实证发布会上获悉,BC组件在全球已安全运行超过一年时间。其具体表现如何呢?一系列的实践案例将揭示真相。

权威机构验证,隆基BC防积灰组件,更高的发电更低衰减

国家光伏质检中心作为我国首个国家级光伏产品法定检验机构,在位于银川的户外实证基地对隆基防积灰组件的发电性能和衰减进行了实测,通过七个月(2023年9月至2024年3月)的实测数据得知,隆基BC防积灰组件比常规Hi-MO X6组件月均相对增益2.84%,最高月相对增益5.4%(2024年1月),最高日增益达10%以上,这显示仅仅防积灰这一项附加的功能,就可以带来月均2.84%的发电增益。

左手BC,右手TOPCon,功率低5W发电仍反超

来源:隆基绿能

同时,经过一组严苛的序列循环测试(IEC TS 63655标准验证测试)得知,BC组件的衰减值保持在2.2%以内,远低于其他TOPCon组件的衰减值。

左手BC,右手TOPCon,功率低5W发电仍反超

来源:隆基绿能

国家太阳能光伏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副主任朱晓岗表示,通过各项严苛的实证检测得知,隆基BC组件具备优异的发电性能和更低的衰减表现。

自投电站,只选隆基BC组件

山东峰瑞的总经理刘总表示,只要是自己投资电站,就一定会选发电比较多,可靠性更强的隆基BC组件,BC组件安装在屋顶上,也比较美观,让工厂更加好看。近期,山东省潍坊市雨水较多,但是这里的BC光伏电站并没有因为连续下雨而导致发电量受损。

山东峰瑞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光伏EPC公司也是一个专注于工商业光伏电站的投资公司,他们五月份安装的光伏电站每天平均发电5.3个小时,年发电超过1600小时(该地区光伏发电理论是1400小时),超过预期发电10%,一年就能比预期多收益70多万元,两年多就可以实现回本

左手BC,右手TOPCon,功率低5W发电仍反超

山东峰瑞的总经理刘总点赞BC组件

来源:隆基绿能

厂家实证,BC实力领先

隆基绿能的西安总部,科研人员也搭建了一座实证电站,通过实证环境检测Hi-MO X6 Max 组件的发电性能。在相同的地点、相同的倾角(20°),相同的逆变器、线缆,在周边无任何遮挡的环境下,通过两个月的实证检测,发现Hi-MO X6 Max的常规组件比TOPCon组件单瓦平均发电增益可达2.6%。

左手BC,右手TOPCon,功率低5W发电仍反超

来源:隆基绿能

而Hi-MO X6 Max的防积灰组件,又较Hi-MO X6 Max常规组件单位平均发电增益高了1.4%,也就是说Hi-MO X6 Max防积灰组件较同等功率的TOPCon发电能力高4%左右。以一万平米为例,30年间,使用Hi-MO X6 Max组件的电站,要较使用TOPCon同等功率组件的电站要多发电53万度,多赚31.8万元,相当于多赚了1辆赛博坦克越野车。

同时,另一家BC领域的知名光伏企业在公开报道中也表示,建设在宁夏电力设计院楼顶的一个对比电站显示,其XBC组件单瓦发电量也远超TOPCon数个百分点,也从另外一个角度例证了BC组件在组件功率和发电性能上的双重领先。

左手BC,右手TOPCon,功率低5W发电仍反超

来源:隆基绿能

更多厂商“入场”BC技术,BC大势已成

从2024年上海SNEC展会上可以看到,至少6家的头部光伏头部企业已经展示了BC的概念产品,并且通过研读2023年财报,记者还发现有更多的企业在预研BC,此外记者还看到有知名TOP的大厂也在积极招聘BC的相关工程师。

左手BC,右手TOPCon,功率低5W发电仍反超

来源:隆基绿能

从隆基的率先官宣BC就是未来,到行业的逐渐跟随,可以说BC大势已成。

上海交通大学太阳能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沈文忠教授表示,BC技术在分布式场景下拥有更大的优势,因为分布式场景屋顶资源是非常宝贵且有限的,寸土寸金,这就要求光伏组件必须拥有更高的效率,且外表更美观。

“2382”是未来2-3年行业主流尺寸

隆基绿能分布式业务全球市场负责人霍焱向记者介绍,组件的尺寸是有安全边界的,尺寸过大会降低组件抗载荷能力,造成电池片隐裂风险加大,严重者导致出现开路性破损,使得功率大幅衰减,影响其正常使用寿命。光伏组件尺寸的最佳性价比是在有限的面积下,确保组件的安全、可靠和高效率。组件尺寸更大的话,还可能带来更高的热斑风险。

隆基绿能分布式业务中国区总裁牛燕燕表示,“2382”尺寸是分布式场景组件最佳的价值公约数,Hi-MO X6 Max经过隆基泰睿Inside和HPBC技术的加持,在抗荷载、运输费用、发电率等方面均有较高提升。

隆基将于今年三季度开始将主流产品全面升级成为Hi-MO X6 Max系列,预计升级规模在30GW以上,目前行业内都在抢抓“2382”升级的东风,与行业各头部厂商一起尽早完成主流产品的切换,以减少后期的安装、售后和运维的成本,为终端业主创造更多价值。

科技巅峰,BC已来。犹如当年的多晶切换单晶,BC技术正在成为新一代的平台性技术,引领行业进入高效新质发展的新阶段,单晶切换多晶 VS PERC、TOPCon切换BC,彼时彼刻,恰如此时此刻。最终市场会做出什么选择?我们拭目以待。

公众号《全球光伏》,近3000篇原创! 为方便读者能更好地了解本号,了解过去10年来“全球光伏”行业和《全球光伏》公众号的重磅新闻及精彩原创,本站特推出公众号《全球光伏精选》,每天发布 8 篇公众号《全球光伏》的历史原创或最有价值、最有时代烙印、最值得回味的文章。更多精彩合集,欢迎点击:

免责声明:《全球光伏》公众号原创或转载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公众号平台对文中观点不持态度。如内容有不实或者侵权,请留言与本站联系。

☞☞Made-in-World:光伏龙头,全球建厂!

☞☞天合陈奕峰:5年内TOPCon是主流

☞☞万亿央企角逐钙钛矿,刷新NERL纪录!

☞☞FirstSolar开启TOPCon专利维权!

☞☞光伏一周大事回顾

☞☞斥资10亿美元!海外建10GW TOPCon电池+组件

评论